QQ:151796400 微信:suzhu08 |
一、引言
在英语学习中,阅读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综合能力的运用。可是,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虽然能够大致理解文章的内容,却找不到文章的中心意思所在,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未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不具备应有的解题技巧。因此,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是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英语阅读理解的能力。
二、影响学生英语阅读的现状和主要因素
(1)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自己对事情本身的兴趣,现在的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没有什么兴趣,更不要说那些密密麻麻、长篇大论的文字了,即使处于认真学习的态度,当面对那些文字时,恐怕也会失去信心。
(2)基础较差
大多学生对英语阅读不怎么感兴趣,其实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基础打得不够牢靠,对英语基础整体水平较差,在进行阅读理解时,大部分地方不理解,似懂非懂,这归咎于对单词量的匮乏和用法的掌握不牢靠,以至于影响到句子、段落和整篇文章的理解,造成了阅读的困扰。
(3)缺乏必要的阅读技巧
面对阅读材料,学生养成了一次一句地细心推敲的不良习惯,不知道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仅是为了阅读而阅读,不知道灵活变通,往往紧抓住某个单词、句子等不放,只停留于某个片面,忽略了整篇文章的理解与运用,而且阅读速度较慢,以至于浪费时间太多,无法继续文章的阅读,导致阅读的失败。
三、如何培养阅读兴趣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1.扩大阅读面,养成阅读习惯
一味的阅读书本上的文章,不足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必须广泛阅读,才能提高理解和吸收书面知识的能力。因此,要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首先,要选择难易程度适当的题材,而且生词不要过多,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做出可观的成绩,以便于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所选的文章要涉猎广泛,找一些人物传记、小说、活动记述、社会文化等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这样有了阅读的兴趣,语感也就越强,那么对以后的阅读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每天要养成阅读的习惯,不需要太长时间,只需要持之以恒,就会达到明显的效果。正确的阅读习惯,要专心致志,不可阅读出声,不可逐词逐句阅读,不可以边读边议论,尽量减少眼停次数,扩大势力范围,提高单位时间里捕捉语言信息的效率。
2.掌握阅读技巧
(1)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扩大词汇量
词汇量小不仅会影响阅读的速度,还增加了阅读的理解难度,也在无意中增加了心理负担,造成恶心循环。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词汇,阅读本身就是积累词汇的过程,多阅读,便能多接触生词;多积累,巩固词汇。牢牢的记住在阅读过程中出现频率高的词汇。另外可以利用构词法、前缀等方法增加词汇的积累。对于陌生单词的出现,不要急于查词典,这样不仅会分散注意力,而且会失去对全文的整体理解,要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单词的意思,之后再利用空余时间确认单词的涵义,既能达到阅读的速度,又能加深对单词的印象。
首先,紧抓文章的主题句。主题句的表达对整篇文章起到了总结归纳或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些段落没有明确的主题句,需要自己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所以既要重点关注每一篇文章或每一段落的起首和结尾,也要认真思考,不能信手拈来。
其次,要抓住最根本的信息,这种信息有较强的概括性,最能反映文章中其它信息所具有的共性,这样对后面的句子理解就能很深刻了。
四、正确选择练习顺序
完成阅读,有不同的顺序:“阅读全文---看试题---答题”或“看试题和待选答案—阅读文章—正确答案”。各个学生要根据自己做题方式选择不同的顺序,以便于提高做题的效率。
第一、先阅读试题。在考试的时候,一般采用先阅读试题然后阅读文章的方法,这样可以对文章有初略的了解,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文章,去找答案,于是有了偏重点和目标,做起题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第二、先阅读文章。先阅读文章,会使读者充分的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不会出现只为了找出问题答案而忽略其他信息。所以,如果选择先阅读文章,读者应该会更加全面的理解阅读材料。
五、结束语
总之,阅读是一个多因素的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很关键的一环。阅读能力是一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高低的反映,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它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应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以积累充足的词汇和语法知识,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1
[3]钟淸兰.试论外语阅读过程的本质及阅读教师的地位和职责[J].外语界.1995
[4]郭杰克.学会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大学英语(全新版)快速阅读教程介绍[J].外语界.2002
[5]苏建红.我国学生英语阅读速度过慢成因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2001
[6]黄锦蓉.英语阅读题技巧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