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151796400 微信:suzhu08

首页 >> 原创论文 >> 政经文史论文 >> 浏览文章
音乐论文: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结合
作  者
18论文
作者单位
文章刊期
18论文
入库时间
2013-09-13
阅读数量
2123
【摘 要】由于美声唱法的科学性,很多国家的歌唱家在演唱自己本国的艺术歌曲和民族歌曲时,大胆引用和借鉴了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声乐学派,如:俄罗斯学派、德国学派、法国学派等。……
【关键词】

由于美声唱法的科学性,很多国家的歌唱家在演唱自己本国的艺术歌曲和民族歌曲时,大胆引用和借鉴了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声乐学派,如:俄罗斯学派、德国学派、法国学派等。这些学派都是以意大利声乐学派的发声方法为基础,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笔者在学生时代经常有机会听到意大利、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国家的歌唱家演唱艺术歌曲,咏叹调和民族歌曲。发现他们在演唱时,用的发声方法都是意大利声乐学派的发声方法,但在把握各种歌曲的风格时,民族歌曲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歌曲、咏叹调的风格特征是不一样的。代表歌唱家有:帕瓦罗帝、卡雷拉斯、多明戈、伊万诺娃等。

中国民族唱法是在各个民族的民歌唱法、戏曲唱法、曲艺唱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统一的一种唱法。

中国的音乐博大精深,歌唱的方法更是百花齐放,前面所提到的民歌唱法、戏曲唱法、曲艺唱法就有广西壮歌、京剧、广东粤剧、上海越剧、河南梆子戏、东北二人转等等。由于中国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行腔、归韵、调式等完全来源于中国的社会发展背景和民族的特性而形成的,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很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但此类唱法的发声方法也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如发声方法中共鸣腔的运用、喉咙的打开与美声唱法比较起来确实存在着一定的不科学性。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中国民族唱法还没有形成 一个比较统一的演唱模式,基本上停留在各地的地方民歌,戏曲唱法、曲艺唱法的分散唱法上。到了大约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国内很多声乐专家致力于中国民族唱法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代表歌唱家有:郭兰英、才旦卓玛、李双江、吴雁泽等。

笔者这次提倡的是,将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结合,创造出“中国声乐学派”,立足中国,融入世界声乐。

如果将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相结合,创造出“中国声乐学派”,首先在发声方法上必须具备科学性;其次在演唱中国作品时,无论是艺术歌曲还是民族歌曲必须符合中国语言的咬字、吐字、归韵、行腔、风格特征的特点。发声方法上要有美声唱法的科学性,作品风格要有中华民族的特色。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变成洋不洋、中不中的了。

下面就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来讲解其共性与异性:

(一)气息的运用

中国民族唱法经过了几代前辈的探索与研究,现已得出了与美声唱法在气息运用上的一致。现代美声唱法在气息的运用上,歌唱家和声乐教师们极力推崇运用胸腹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来歌唱。胸腹式呼吸是指唱歌前通过鼻子和嘴巴同时吸气进入胸部和腹部,在唱歌时运用横膈膜和小腹来推动气息进行歌唱,随着音高的上升,横膈膜和小腹运用的力量也随着增加。腹式呼吸是指唱歌前通过鼻子和嘴巴同时吸气进入腹部,在歌唱时运用小腹来推动气息进行歌唱。

其实,人在吸气的时候,空气的位置最低只能下降到肺底,不可能到达小腹。前面讲到的胸腹式呼吸以及腹式呼吸只是一种歌唱的呼吸方法,一种歌唱呼吸肌能的感觉和运用。

声乐界有一句名言:“谁掌握了呼吸,谁就掌握了歌唱”。这句话一不定全对,但却体现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二)喉咙的打开

美声唱法在发声时,要求喉咙充分地打开。男女生都要求里面的下口腔往下打开,尤其是男生在直观上更明显一点,因为绝大部分男生的喉结都可以看得见,声乐教师可以从观察他们的喉结是否往下和是否稳定来判断他们在唱歌时喉咙是否打开到合理的发声程度。而女生的喉结是隐蔽性的,可以从听她们发声的感觉去判断其喉结是否已打开。在唱歌的时候,咽壁是立起来的,小舌头往上收,上口盖往上抬。只有里面的上口盖和下口盖打开了,喉咙才是真正的打开,民族唱法有时对喉咙的打开不一定要求同美声唱法那样打开得那么大,在发声的方法上更多的是追求明亮的音色,而对喉结是否下降不是那么的注重。

 

科学的发声方法是不能将这三种共鸣腔单独分开唱的,而是只要一发声,这三种共鸣就会同时存在,只不过是根据音高去调整其共鸣腔之间的分量而已。

在共鸣腔的运用上,美声唱法是非常科学的,而民族唱法由于喉咙没有完全打开,以致于共鸣腔没有得到充分的调整以及应用。尤其是男高音在高音区这一块就较为明显,美声唱法的男高音高声区部分要求先掩盖到了某个音域才程开放出来,如小字二组的升F至小字二组A掩盖,到小字二组降B时开放。而民族唱法不一定需要关闭,直接程半开放或开放声音出来。

(四)声音的位置

美声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在声音位置的摆放上都要求高位置演唱,即高、中、低声区的声音焦点在眉心部位。同时也要求在管道里面唱,这个感觉的意思是说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有一个管道把它们连接起来。美声唱法的声音管道稍为内在一点,而民族唱法的声音管道更靠前、更明亮一点。在高声区部分,美声唱法的声音管道先靠后一点,贴着咽壁再往头腔反射出来。民族唱法声音管道保持不变,直接在面罩部位亮出来。

(五)咬字和吐字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都是要求字正腔圆,但是由于我们汉语的特点,民族唱法的咬字和吐字基本上是在上嘴皮虎牙之间,比较靠前,有横的倾向。美声唱法的咬字吐字比民族唱法要显得内在一点,给人的感觉是有点含着唱的意思,但咬字和吐字是非常清晰的,声音有竖的倾向。

(六)风格特点

美声唱法的风格特征:

1、声音位置统一即共鸣焦点在眉心,共鸣腔根据音高而调整和混合使用;2、由于采取了低喉位和喉咙打开的发声方法,以至于声音比较宽厚;3、声音竖起来即管状声音比较明显。

民族唱法的风格特征:1、声音位置更靠前和明亮一点;

2、声音比较纤细、窄亮;3、受咬字、吐字、行腔、韵味等方面的影响,民族风格非常明显。

至于怎样才能让它们真正地结合起来,我个人的观点是:

一、发声方法即气息的运用、喉咙的打开、共鸣腔的运用按照美声唱法的模式去唱。

二、声音位置根据歌曲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是艺术歌曲的话则管状的声音唱得稍为内在一点,当然整体声音还是往前的;如果是民族风格比较强的歌曲,则管状的声音稍有调整,更靠前明亮一点。广西艺术学院声乐教授翁思杰曾经说过:“大牙打开,用虎牙之间的上嘴皮咬字。”这一句话道出了民族歌曲演唱的精髓。

三、咬字、吐字、风格要具备中华民族的特色。

多年以前笔者师从中央乐团声乐教授吴其辉学习声乐时,他经常对我说:“什么是好方法?唱得好听就是好方法。”吴其辉教授所指的好方法就是科学的歌唱方法。试想一下,没有科学的歌唱方法,谁能把歌唱得好听呢?

美声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的结合,在中国不久的将来就会产生新的中国唱法。经过了先辈、前辈以及现代歌唱家和声乐教师的不断努力和探索,现已初具规模。相信这种唱法会慢慢的得到全世界的歌唱家、声乐教师和声乐爱好者的认可和推崇。



咨询联系:信箱:shkcn@163.com QQ:151796400 电话:17392328115 微信:suzhu88
http://www.18lw.net/Item/Show.asp?id=1473&m=1
版权信息:18论文—要发论文、易发论文是专门从事期刊广告代理、论文写作指导的服务平台。平台依靠专业的队伍和广泛的媒体合作资源,提供针对性论文写作指导及发表协助方案,真正做到论文易写、论文易发。
投稿没有捷径,有的是对目标媒体的了解,做到有的放矢。我们所做的,是想让你少走弯路,不走错路。18论文整合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核心期刊、行业期刊、高校学报、国际期刊等多种媒介用稿信息,旨在让作者了解刊物的用稿要求,有针对性地创作、投稿。
我们不是官方,我们是传媒动态分析者。本号所发布的传媒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供写作投稿参考,如有触犯您的权益,请告知站务删除。18论文平台发布论文、范文、指导评析类文章均为本站原创,除授权发表期刊及其合作网站外,严禁任何其他机构转发,违者必究。
咨询联系信箱:shkcn@163.com QQ:151796400 电话:17392328115 微信:suzhu88
本平台不接受任何代理行为,中介勿扰。
导航菜单
发布流程
站务联系
信箱 shkcn@163.com
   shkcn@126.com
QQ 151796400
电话 17392328115
微信 suzhu88
   suzhu08
重点推荐
综合服务
业务推荐
学术资源遴选开放数据库

官方 | 竹苑聆箫 | 声明

18论文2012-2022(第三版)Shkcn.Com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106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