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必然性论析》文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罗俊杰原创文章,18论文网推荐发表于《中国科技投资》杂志。未经原作者同意,严禁以任何形式使用。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必然性论析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硕士研究生 罗俊杰
摘要: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必然性问题产生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国家历史实践的双向结合。从理论和实践的双向维度上,历史和逻辑均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通过民族化来指导民族国家的历史实践,民族国家的历史实践需要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历史进程是必然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必然性问题,即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问题,即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通过民族化来指导民族国家的历史实践,又为什么民族国家的历史实践需要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这两方面问题。这两方面问题的答案分别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民族国家的历史实践各自内在的发展逻辑中。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必然性的理论维度
从理论发展的横向上看,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只有通过结合民族国家的具体实际而加以丰富和拓展才能正确指导民族国家的历史实践。
就马克思主义的原初理论来说,构成其理论灵魂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构成其骨架、脉络的基本原理也是具有较高普适性的基础理论,而构成其血肉、皮毛的各种具体理论论断的真理性却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条件变化了,真理的有效性随之增减,甚至,此时此地的真理在彼时彼地的滥用就成了谬误。如,马克思建立在对大工业时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分析基础上的政治经济学的诸多具体理论就不能直接适用于对如旧中国的社会性质的论证和历史前途的判断。就既有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成功经验来说,一国一地的具体成功方式未必适合于他国他地。如,俄国十月革命率先在主要城市由工人阶级通过直接暴动夺取政权的成功之路被实践证明在如中国的社会条件和力量对比的制约下就走不通,甚至是断送革命力量的道路。列宁在共产国际四大上就说过,共产国际三大关于各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及其工作方法和内容的决议“浸透了俄国气味”,“我们不懂得,应该怎样把我们俄国的经验介绍给外国人”,“最重要的是学习。我们的学习是一般的学习。他们的学习则应当是特殊的学习。” 【1】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必须通过民族国家发展着的新鲜的历史实践不断得到检验和修正。
有些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论断本身具有明显的真理性,但其真理性的有效性在不同的条件下却并不明确而一致。如革命斗争方式具有两面性的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显然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和认识的深化。马恩一生都强调无产阶级用武器的批判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的必要性,但从不否认革命的合法方式的可能性,甚至在晚年提出在有些政治文明相对先进的国家,力量足够强大的无产阶级有可能通过合法斗争的道路以较小的社会代价获得政权。在十月革命前,列宁也一直坚持用革命的两手反对反革命的两手,直到革命形势的发展有了明确的飞跃可能性以及反革命力量的武装威胁迫在眉睫,他又果断地领导发动了布尔什维克的武装起义,取得了历史性成功。中国革命也是在吸取导致大革命失败的反革命政变的教训后,才毅然走上共产党领导的独立武装斗争的道路。“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2】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从理论发展的纵向上看,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从原理层面发展出具体理论并转化为更加具体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直到成为直接的实践观念和方法才能有效的指导民族国家的历史实践。
理论具有指导性,而实践需要可操作性。如,列宁主义的民主集中制的建党原则需要一整套的思想方法和制度观念才能得到体现。集体领导,首长负责就是对这种组织原则在权责划分上的明确规定。个人服从集体,全党服从中央就是明确的制度观念。这种原则的目的在于保证充分凝聚全党的智慧结晶,又充分实现理论共识向实践转化的有效性。这种原则的实践指导作用又可以通过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上的延伸发挥出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对这种原则在实践指导意义上的很好说明。理论与实践的螺旋式互动发展通过从组织原则到制度设计到观念确立到工作方法的层层递进而得以实现。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有通过对民族国家的历史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才能被全面而准确的把握。
如,马克思主义的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来实现经济公平的原理,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中经过了从实践得来的不断深化的认识修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大多从直接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开始,而对公有方式的理解,又很自然而直观地认为越大越纯为好,所以普遍地犯过所有制规划上的左而急的失误。这一原理并不是不适用于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的解放,也不是其中的价值意义不被人民群众所接受。问题在于,历史主体实践能力的限制不足以用不适当的规模和方式来实现它。普遍与长远公平的实现依赖于整体效率的巨大提升,而这种提升又受限于通过以局部与短期公平为代价而换来的以利益为驱动的自发效率的累积。民族国家新鲜的现实经验提供了这种对效率与公平的平衡与限度理解的最好材料。
咨询联系:信箱:shkcn@163.com QQ:151796400 电话:17392328115 微信:suzhu88
http://www.18lw.net/Item/Show.asp?id=1263&m=1
版权信息:18论文—要发论文、易发论文是专门从事期刊广告代理、论文写作指导的服务平台。平台依靠专业的队伍和广泛的媒体合作资源,提供针对性论文写作指导及发表协助方案,真正做到论文易写、论文易发。
投稿没有捷径,有的是对目标媒体的了解,做到有的放矢。我们所做的,是想让你少走弯路,不走错路。18论文整合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核心期刊、行业期刊、高校学报、国际期刊等多种媒介用稿信息,旨在让作者了解刊物的用稿要求,有针对性地创作、投稿。
我们不是官方,我们是传媒动态分析者。本号所发布的传媒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供写作投稿参考,如有触犯您的权益,请告知站务删除。18论文平台发布论文、范文、指导评析类文章均为本站原创,除授权发表期刊及其合作网站外,严禁任何其他机构转发,违者必究。
咨询联系信箱:shkcn@163.com QQ:151796400 电话:17392328115 微信:suzhu88
本平台不接受任何代理行为,中介勿扰。